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世界各国都是一次严峻考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展现出了伟大的抗疫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以下我们将通过具体数据来展示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努力与成效。
全国疫情防控总体数据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国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3,503,421例,其中治愈出院病例3,302,156例,治愈率达到94.25%,全国累计死亡病例5,235例,病死率为0.15%,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在疫苗接种方面,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8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9亿人,全程接种率达到91.7%,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到4亿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人,覆盖率超过90%。
重点地区疫情防控数据举例
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1-4月数据)
作为疫情最初暴发的地区,武汉市在2020年1月23日至4月8日封城期间,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0,340例,占全国同期病例的62.8%,其中重症病例9,634例,危重症病例2,055例,累计治愈出院46,481例,治愈率92.3%;累计死亡3,869例,病死率7.7%,初期较高。
在医疗资源方面,武汉市在疫情期间迅速建设了火神山医院(1,000张床位)、雷神山医院(1,600张床位)和16家方舱医院(13,000余张床位),累计收治轻症患者12,000余人,全国共调集346支医疗队、26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其中武汉市接收了8万名医务人员支援。
上海市(2022年3-6月数据)
2022年3月至6月,上海市经历了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627,000余例,其中确诊病例58,000余例,无症状感染者569,000余例,疫情高峰期单日新增感染者最高达到27,719例(4月13日)。
在防控措施方面,上海市实施了为期两个月的全域静态管理,累计开展全员核酸检测20余轮,检测量超过3亿人次,全市设置定点医院33家,床位1万张;方舱医院48个,床位16万张,累计出院出舱人数3万人,治愈率超过99.9%。
北京市(2022年11-12月数据)
2022年11月至12月,北京市经历了疫情高峰,累计报告感染者约50万例,其中确诊病例6万例,无症状感染者4万例,单日新增最高达到9,942例(11月27日)。
在医疗救治方面,北京市设置定点医院23家,床位3万张;方舱医院15个,床位5万张,累计接种疫苗6,327万剂次,全程接种率7%,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率5%,疫情期间,北京市发热门诊日接诊量最高达到3万人次(12月11日),是平时的16倍。
疫情防控经济成本数据
根据财政部数据,2020-2022年,全国各级财政疫情防控直接支出累计超过4,000亿元,
- 疫苗及接种费用支出1,200亿元
- 核酸检测费用支出900亿元
- 医疗救治费用支出800亿元
- 防疫物资采购支出600亿元
- 方舱医院等应急设施建设500亿元
在医保基金方面,截至2022年底,全国医保基金为新冠肺炎患者支付医疗费用累计6亿元,其中确诊患者人均费用7万元,重症患者人均费用15万元,医保基金支付比例达到70%。
国际对比数据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 中国每百万人口确诊病例数2,482例,而美国为289,000例,英国为320,000例
- 中国每百万人口死亡病例数7例,美国为3,100例,英国为3,000例
- 中国GDP在2020年增长3%,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在疫苗援助方面,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占全球对外疫苗援助总量的45%。
基层防控工作数据
在社区防控层面,全国有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坚守在65万个城乡社区,日均排查1,000多万人次,疫情期间累计开展社区排查50亿人次,实施居家隔离观察3,000多万人。
在物资保障方面,2020年1月25日至4月8日,全国向湖北省运送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150万吨,
- 医用防护服770万套
- 医用外科口罩3亿只
- N95口罩1,200万只
- 负压救护车690辆
- 呼吸机5万台
这些详实的数据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出的伟大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这种精神不仅保障了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在未来的发展中,这种抗疫精神将继续激励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