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教育网

2017专业报考,2017年专业

2017专业报考:研究生专业选择与建议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学位,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增长,专业选择成为考生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将从热门专业趋势、就业前景、跨专业报考建议等方面,结合最新数据,为考生提供参考。

2017专业报考,2017年专业-图1

研究生报考趋势分析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突破200万,较2016年增长13.6%,专业硕士(专硕)报考比例持续上升,占报考总人数的45.8%。

2017年热门报考专业TOP10

排名 专业名称 报考人数(万) 增长率(%)
1 工商管理(MBA) 6 +10.2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 +15.7
3 金融学 8 +12.5
4 法律硕士(非法学) 2 +9.8
5 临床医学 5 +8.4
6 教育学 7 +14.3
7 电子信息工程 9 +11.6
8 公共管理(MPA) 8 +7.9
9 心理学 6 +13.1
10 新闻与传播 4 +10.5

(数据来源:教育部《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统计报告》)

从表格可以看出,管理类、计算机类、金融类专业依然占据报考主流,而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社科类专业增长显著,反映出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结合职业规划

研究生的专业选择应与未来职业发展紧密相关。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适合希望进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考生,近年来薪资水平持续领先。
  • 金融学:适合计划进入投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学生,但竞争激烈,名校背景尤为重要。
  • 教育学:适合有志于从事教育行业或考取公务员的考生,就业稳定性较高。

关注行业需求

根据智联招聘《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部分专业的就业率与薪资情况如下:

专业 就业率(%) 平均起薪(元/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 8500
金融学 3 7800
临床医学 1 6500
新闻与传播 7 5800

(数据来源:智联招聘《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

从就业数据来看,理工科专业普遍薪资较高,而医学类专业就业率最高,但培养周期较长。

跨专业报考建议

跨专业考研需谨慎,建议考虑以下几点:

  • 学科相关性:如本科是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可转向计算机、金融工程等应用型专业。
  • 考试难度:部分专业(如法律硕士、新闻传播)对跨考生较友好,而医学、工科类专业门槛较高。
  • 导师接受度:提前了解目标院校导师是否愿意接收跨专业学生,可通过邮件或学术社交平台联系。

最新政策与报考技巧

专硕 vs. 学硕

2017年,教育部进一步推动专业硕士培养,部分院校缩减学术硕士(学硕)招生规模,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对比项 专业硕士(专硕) 学术硕士(学硕)
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 学术研究型人才
学制 2-2.5年 3年
学费 较高(部分MBA可达10万+/年) 较低(通常8000元/年)
就业方向 企业、政府等实务部门 高校、科研机构

院校选择策略

  • 985/211院校:竞争激烈,但资源丰富,适合学术深造或高端就业。
  • 行业特色院校:如“五院四系”的法律院校、“两电一邮”的电子信息类院校,在特定领域认可度高。
  • 地域因素: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院校实习机会多,但生活成本较高。

调剂与保底选择

如果初试成绩不理想,可关注调剂信息:

  • B区院校:如云南大学、广西大学等,国家线较低,竞争相对较小。
  • 新增硕士点:部分院校新开设的专业可能招生不满,调剂成功率较高。

个人观点

研究生阶段的选择不仅关乎未来职业发展,更影响个人成长路径,在报考时,建议考生结合自身兴趣、能力和市场需求,避免盲目跟风,提前联系导师、了解院校培养方案,能帮助做出更明智的决策,2017年的考研竞争依然激烈,但只要有清晰的规划与充分的准备,就能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