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专业报考:研究生专业选择与建议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学位,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增长,专业选择成为考生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将从热门专业趋势、就业前景、跨专业报考建议等方面,结合最新数据,为考生提供参考。
研究生报考趋势分析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突破200万,较2016年增长13.6%,专业硕士(专硕)报考比例持续上升,占报考总人数的45.8%。
2017年热门报考专业TOP10
排名 | 专业名称 | 报考人数(万) | 增长率(%) |
---|---|---|---|
1 | 工商管理(MBA) | 6 | +10.2 |
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 +15.7 |
3 | 金融学 | 8 | +12.5 |
4 | 法律硕士(非法学) | 2 | +9.8 |
5 | 临床医学 | 5 | +8.4 |
6 | 教育学 | 7 | +14.3 |
7 | 电子信息工程 | 9 | +11.6 |
8 | 公共管理(MPA) | 8 | +7.9 |
9 | 心理学 | 6 | +13.1 |
10 | 新闻与传播 | 4 | +10.5 |
(数据来源:教育部《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统计报告》)
从表格可以看出,管理类、计算机类、金融类专业依然占据报考主流,而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社科类专业增长显著,反映出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结合职业规划
研究生的专业选择应与未来职业发展紧密相关。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适合希望进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考生,近年来薪资水平持续领先。
- 金融学:适合计划进入投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学生,但竞争激烈,名校背景尤为重要。
- 教育学:适合有志于从事教育行业或考取公务员的考生,就业稳定性较高。
关注行业需求
根据智联招聘《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部分专业的就业率与薪资情况如下:
专业 | 就业率(%) | 平均起薪(元/月)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 | 8500 |
金融学 | 3 | 7800 |
临床医学 | 1 | 6500 |
新闻与传播 | 7 | 5800 |
(数据来源:智联招聘《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
从就业数据来看,理工科专业普遍薪资较高,而医学类专业就业率最高,但培养周期较长。
跨专业报考建议
跨专业考研需谨慎,建议考虑以下几点:
- 学科相关性:如本科是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可转向计算机、金融工程等应用型专业。
- 考试难度:部分专业(如法律硕士、新闻传播)对跨考生较友好,而医学、工科类专业门槛较高。
- 导师接受度:提前了解目标院校导师是否愿意接收跨专业学生,可通过邮件或学术社交平台联系。
最新政策与报考技巧
专硕 vs. 学硕
2017年,教育部进一步推动专业硕士培养,部分院校缩减学术硕士(学硕)招生规模,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对比项 | 专业硕士(专硕) | 学术硕士(学硕) |
---|---|---|
培养目标 | 应用型人才 | 学术研究型人才 |
学制 | 2-2.5年 | 3年 |
学费 | 较高(部分MBA可达10万+/年) | 较低(通常8000元/年) |
就业方向 | 企业、政府等实务部门 | 高校、科研机构 |
院校选择策略
- 985/211院校:竞争激烈,但资源丰富,适合学术深造或高端就业。
- 行业特色院校:如“五院四系”的法律院校、“两电一邮”的电子信息类院校,在特定领域认可度高。
- 地域因素: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院校实习机会多,但生活成本较高。
调剂与保底选择
如果初试成绩不理想,可关注调剂信息:
- B区院校:如云南大学、广西大学等,国家线较低,竞争相对较小。
- 新增硕士点:部分院校新开设的专业可能招生不满,调剂成功率较高。
个人观点
研究生阶段的选择不仅关乎未来职业发展,更影响个人成长路径,在报考时,建议考生结合自身兴趣、能力和市场需求,避免盲目跟风,提前联系导师、了解院校培养方案,能帮助做出更明智的决策,2017年的考研竞争依然激烈,但只要有清晰的规划与充分的准备,就能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