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教育网

2017报考专业指南,2020年报考专业指南

2017报考专业指南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选择成为考生面临的重要决策,合理的专业选择不仅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也与个人兴趣、行业趋势密切相关,本文结合最新数据,分析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及报考建议,帮助考生做出科学决策。

2017报考专业指南,2020年报考专业指南-图1

研究生报考趋势分析

近年来,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攀升,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突破200万,较2016年增长13.6%,管理学、工学、医学成为报考热门学科。

表:2017年研究生报考热门学科分布

学科门类 报考人数(万人) 占比(%)
管理学 3 1
工学 7 3
医学 5 2
理学 8 9
经济学 2 6
其他 5 9

数据来源:教育部《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情况统计》

从地域分布来看,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报考人数最多,竞争激烈,考生需结合自身实力和院校录取难度综合考量。

热门专业及就业前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计算机专业持续火热,根据智联招聘《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达8000元/月,远高于其他专业。

推荐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金融学

金融行业的高薪吸引力使得金融学成为热门选择,2017年,金融硕士(MF)报考人数同比增长15%,但需注意,顶尖院校竞争激烈,如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报录比超过20:1。

就业方向:投行、基金、证券、银行等金融机构。

临床医学

医学专业报考热度不减,尤其是临床医学,随着国家对医疗人才需求的增加,医学硕士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注意点:医学专业学习周期长,需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和职业奉献精神。

教育学

教育学硕士(尤其是学科教学方向)适合有志于从事教育行业的考生,2017年,教育学报考人数增长12%,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学最受欢迎。

就业方向:中小学教师、教育机构、教育管理部门。

专业选择建议

结合兴趣与职业规划

专业选择不应盲目跟风,建议考生评估自身兴趣和长期职业目标,选择与之匹配的专业,喜欢科研的学生可优先考虑理学或工学学术型硕士,而希望快速就业的学生可选择专业型硕士(如MBA、MPAcc)。

关注行业发展趋势

新兴行业往往带来更多就业机会,2017年,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人才缺口较大,考生可参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选择朝阳行业相关专业。

院校与导师的选择

院校实力和导师资源对研究生发展至关重要,建议考生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学科排名、科研经费及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量子信息领域具有全球领先优势,适合相关研究方向的学生报考。

跨专业报考需谨慎

跨专业考研需额外准备专业课,难度较大,但部分专业(如法律硕士、新闻传播硕士)对跨考生较为友好,建议跨考生提前1-2年开始准备,并咨询成功案例。

数据支撑的报考策略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2017年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下策略可提高录取成功率:

  • 避开超热门院校:如北大、清华等顶尖院校竞争激烈,可考虑学科实力强但竞争稍小的院校(如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 关注新增硕士点:2017年新增硕士点院校通常报考人数较少,录取机会更大。
  • 合理选择专硕或学硕:学术型硕士侧重科研,专业型硕士侧重实践,考生应根据职业规划选择。

个人观点

研究生阶段的选择远比本科阶段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未来的职业路径,在做出决定前,务必充分调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行业趋势会变化,但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清晰的职业规划永远不会过时。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