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教育网

上海立信学院专业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研究生专业选择指南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以下简称“立信”)是一所以会计、金融为特色的应用型财经类高校,其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财经人才为目标,随着社会对财经类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立信的研究生专业设置也在不断优化,本文将结合最新数据,分析立信研究生专业的特色、就业前景及报考建议,帮助考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上海立信学院专业-图1

立信研究生专业概况

立信的研究生教育依托学校的会计、金融学科优势,目前主要开设以下硕士专业(数据来源: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官网,2024年):

专业名称 学制 招生人数(2024年) 研究方向
会计硕士(MPAcc) 2年 120人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与内部控制
金融硕士(MF) 2年 90人 商业银行管理、证券投资、金融科技
税务硕士(MT) 2年 60人 税收政策、国际税收、税务筹划
审计硕士(MAud) 2年 50人 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

从招生规模来看,会计硕士(MPAcc)是立信的重点专业,招生人数最多,竞争也较为激烈,金融硕士(MF)紧随其后,近年来金融科技方向的报考热度显著上升。

专业选择建议

会计硕士(MPAcc)——理论与实践并重

立信的会计硕士培养强调实务能力,课程设置涵盖会计准则、财务分析、企业并购等核心内容,根据《2023年中国会计硕士就业报告》,立信MPAcc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

  • 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德勤、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等)占比约35%
  • 企业财务部门(国企、外企、上市公司)占比约45%
  • 金融机构(银行、证券、基金)占比约15%

适合人群:本科为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或希望从事财务、审计工作的考生。

金融硕士(MF)——紧跟行业趋势

立信的金融硕士课程结合了传统金融理论与金融科技应用,尤其在商业银行管理、证券投资方向具有较强优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023年的数据,上海金融行业人才需求中,金融科技、风险管理、投资分析方向的需求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达12%。

适合人群:对金融市场感兴趣,或希望进入银行、证券、金融科技公司的考生。

税务硕士(MT)——政策导向强

随着税收政策的不断调整,税务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立信的税务硕士注重税收政策分析、国际税收筹划等能力的培养,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23年发布的报告,上海自贸区及长三角地区的税务咨询、企业税务筹划岗位需求同比增长18%。

适合人群:对税收政策研究、企业税务管理有兴趣的考生。

审计硕士(MAud)——职业发展稳定

审计硕士的就业方向较为集中,主要面向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内部审计及政府审计部门,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2023年统计,立信MAud毕业生的CPA通过率在同类院校中排名前20%,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适合人群:希望从事审计、内控或考取CPA的考生。

报考策略与备考建议

  1. 关注招生政策变化

    • 2024年立信研究生招生新增“金融科技”研究方向,报考金融硕士的考生可重点关注。
    • 部分专业(如MPAcc)接受跨专业报考,但需加试《会计学基础》。
  2. 合理选择研究方向

    • 若计划进入会计师事务所,优先选择MPAcc(审计方向)或MAud。
    • 若倾向于金融行业,MF(金融科技或证券投资方向)更具竞争力。
  3. 提前准备职业资格

    • 会计、审计专业学生可提前备考CPA(注册会计师)。
    • 金融专业学生可考虑CFA(特许金融分析师)或FRM(金融风险管理师)。

就业前景与行业趋势

根据智联招聘《2024年财经类硕士就业竞争力报告》,立信研究生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

  • 会计硕士:12-15K/月
  • 金融硕士:13-18K/月
  • 税务硕士:10-14K/月
  • 审计硕士:11-16K/月

从行业分布来看,上海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如浦发银行、国泰君安证券)以及大型企业(如上汽集团、宝武钢铁)是立信研究生的主要雇主。

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应结合自身兴趣、职业规划及行业趋势,理性分析各专业的竞争程度和就业前景,立信的研究生教育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与上海本地企业合作紧密,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的认可度较高。

无论选择哪个专业,扎实的专业知识、实习经验以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都是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希望每位考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取得成功。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