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教育网

上海大学 影视专业,上海大学影视专业

上海大学影视专业研究生选择与建议

上海大学影视专业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尤其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其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和行业资源均处于领先地位,对于有意报考该专业的学生,了解其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就业前景以及最新招生政策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分析上海大学影视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情况,并提供数据支持,帮助考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上海大学 影视专业,上海大学影视专业-图1

上海大学影视专业概况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原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成立于2015年,由著名导演陈凯歌担任首任院长,学院依托上海国际化影视产业资源,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端影视人才,研究生阶段主要涵盖以下方向:

  1. 电影学(学术型硕士):侧重电影理论、电影史及批评研究。
  2. 广播电视艺术学(学术型硕士):研究广播电视节目创作与传播理论。
  3.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型硕士,MFA):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涵盖导演、编剧、摄影、剪辑等方向。

学科优势

  • 国内排名靠前: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上海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位列全国前10%(2023年数据)。
  • 行业资源丰富:与上影集团、东方卫视等机构深度合作,提供实习与就业机会。
  • 国际化培养:与纽约电影学院、南加州大学等海外院校建立交流项目。

最新招生数据与录取分析

根据上海大学研究生院2024年招生简章,影视专业研究生报考竞争激烈,以下为近三年录取数据对比(数据来源: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年份 报考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国家线)
2022 680 52 13:1 361(艺术学)
2023 720 55 1:1 362(艺术学)
2024 预计750+ 计划58 约13:1 待公布(预计363+)

关键趋势

  • 报考人数逐年增长,2024年预计突破750人。
  • 复试分数线略高于国家线,热门方向(如导演、编剧)竞争更激烈。

研究方向与课程设置

电影学(学术型)

核心课程

  • 电影理论与批评
  • 中外电影史
  • 电影产业研究

适合人群:希望从事学术研究、影视评论或策展工作的学生。

广播电视艺术学(学术型)

核心课程

  • 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
  • 新媒体传播研究
  • 纪录片理论与实践

就业方向:电视台、网络视频平台、内容制作公司。

戏剧与影视学(MFA)

细分方向

  • 导演:注重叙事与视觉表达,需提交作品集。
  • 编剧:考察剧本创作能力,部分年份需加试故事写作。
  • 摄影与后期:技术要求高,建议具备相关软件基础(如DaVinci Resolve、Premiere)。

实践资源:学院配备4K摄影棚、虚拟制片实验室,并与爱奇艺、B站合作项目制教学。

就业前景与行业数据

根据《2023年中国影视行业人才发展报告》(来源:艺恩数据),影视行业高端人才需求呈现以下特点:

  • 岗位需求增长领域

    • 制作(年增长率18%)
    • 虚拟制片技术(年增长率25%)
    • 短视频编剧/导演(年增长率22%)
  • 上海地区起薪水平(2023年调研数据):
    | 职位 | 应届生起薪(月) | 3年经验薪资(月) |
    |----------------|----------------------|-----------------------|
    | 影视编剧 | 8,000-12,000 | 15,000-25,000 |
    | 纪录片导演 | 10,000-15,000 | 20,000-35,000 |
    | 后期特效师 | 9,000-14,000 | 18,000-30,000 |

校友案例:2022届MFA毕业生张某,现为某头部网络电影公司主创编剧,参与项目累计播放量超5亿。

报考建议

  1. 提前准备作品集:MFA申请需提交原创作品(短片、剧本、摄影集等),建议至少提前半年打磨。
  2. 关注行业动态:上海电影学院常举办“金爵电影论坛”等活动,参与此类活动可提升专业认知。
  3. 语言能力强化:国际化课程涉及英文文献阅读,建议雅思6.0或同等水平。
  4. 联系导师:官网公布导师研究方向,可通过邮件礼貌沟通,但避免过度打扰。

上海大学影视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机会,适合不同职业规划的学生,在报考前,务必结合个人兴趣与行业趋势,选择最适合的方向。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