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下的防控成效与数据分析
广东新冠疫情总体概况
广东省作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在新冠疫情期间面临着巨大的防控压力,根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广东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5万例,其中本土病例占比约65%,境外输入病例占比约35%,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形成了科学有效的防控体系,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2年11月至12月期间,广东省经历了一轮较为严重的疫情反弹,以2022年11月15日为例,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56例(广州564例、深圳25例、珠海5例、汕头2例、佛山23例、韶关1例、梅州2例、惠州8例、东莞5例、中山7例、江门1例、阳江5例、湛江3例、茂名1例、肇庆3例、清远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76例(广州3663例、深圳29例、珠海12例、汕头5例、佛山105例、梅州12例、惠州13例、东莞11例、中山5例、江门5例、阳江1例、湛江3例、茂名1例、肇庆7例、清远2例、揭阳1例);另有434例本土无症状转确诊病例(广州428例、珠海1例、佛山4例、韶关1例)。
重点城市疫情数据分析
广州市疫情数据
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城市,人口密集,流动性大,在疫情期间承担了巨大的防控压力,2022年11月20日,广州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18例,其中海珠区452例、白云区156例、天河区48例、番禺区42例、荔湾区35例、越秀区32例、黄埔区18例、花都区15例、增城区10例、南沙区8例、从化区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885例,其中海珠区7107例、白云区534例、天河区83例、番禺区73例、荔湾区36例、越秀区15例、黄埔区11例、花都区9例、增城区8例、南沙区5例、从化区4例。
从数据可以看出,海珠区是广州市此轮疫情的重点区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均占全市的50%以上,广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采取分区分类防控措施,对海珠区部分区域实施临时管控,有效遏制了疫情扩散。
深圳市疫情数据
深圳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国际交往频繁,境外输入压力较大,2022年12月1日,深圳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3例(福田区32例、南山区15例、龙岗区12例、宝安区6例、龙华区4例、罗湖区2例、盐田区1例、坪山区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25例(福田区58例、南山区28例、龙岗区18例、宝安区10例、龙华区6例、罗湖区3例、盐田区1例、光明区1例)。
与广州市相比,深圳市的疫情规模相对较小,但防控难度同样不小,深圳市充分发挥"数字政府"优势,利用大数据精准追踪密接人员,提高了流调效率,深圳市还建立了完善的跨境货车司机闭环管理体系,有效降低了境外输入风险。
广东省疫情防控措施与成效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地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
-
快速流调溯源:建立"三公(工)"协同机制(公安、公卫、工信),利用大数据技术24小时内完成核心流调,48小时内完成全面流调。
-
分级分类管控:根据疫情风险等级,将社区划分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类,实施精准防控,以2022年11月25日为例,全省共划定高风险区586个,中风险区324个。
-
大规模核酸检测:疫情严重时期,广州市单日核酸检测量最高达2900万人次,深圳市最高达1800万人次,2022年11月,全省累计完成核酸检测超过8亿人次。
-
医疗资源储备:全省指定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156家,储备床位5.8万张;方舱医院23个,床位8.7万张,重症监护床位增至8530张,是疫情前的3.2倍。
-
疫苗接种推进: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省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5亿剂次,全人群全程接种率超过90%,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率超过85%。
典型时段疫情数据分析
以2022年12月10日为例,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46例(广州748例、深圳32例、珠海6例、汕头3例、佛山20例、韶关1例、梅州2例、惠州9例、东莞7例、中山5例、江门2例、阳江4例、湛江3例、茂名1例、肇庆2例、清远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635例(广州4406例、深圳45例、珠海18例、汕头7例、佛山68例、梅州15例、惠州16例、东莞12例、中山8例、江门7例、阳江3例、湛江5例、茂名2例、肇庆10例、清远4例、揭阳3例、云浮2例)。
从数据分布来看,广州市仍然是疫情最集中的地区,占全省新增病例的85%以上,但与其他省份相比,广东省的疫情总体可控,没有出现医疗资源挤兑的情况,这得益于广东省前期建立的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和充足的医疗资源储备。
疫情防控经验总结
广东省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积累了宝贵经验:
-
科技赋能防控:广泛应用健康码、场所码、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实现精准防控,全省累计发放健康码超过1.5亿个,日均扫码量超过2亿次。
-
联防联控机制: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联防联控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控网络,全省参与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超过200万人。
-
物资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体系,疫情期间,全省口罩日产能最高达1.8亿只,防护服日产能50万套,核酸检测试剂日产能500万人份。
-
舆情引导机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2022年累计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超过300场,发布疫情通报365期,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
经济社会统筹:在严格防控的同时,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2022年广东省GDP增长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展现出强大的经济韧性。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广东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有效应对了多轮疫情冲击,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广东省的疫情防控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的疫情防控政策是科学的、有效的,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广东省将继续优化防控措施,加强医疗资源准备,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