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教育网

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文

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数据通报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56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8例,本土病例1520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6260例,其中境外输入148例,本土16112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850例,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5680例。

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文-图1

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92例(广州市423例、深圳市98例、佛山市32例、东莞市19例、惠州市12例、中山市8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047例(广州市2430例、深圳市824例、佛山市486例、东莞市385例、中山市192例、惠州市168例),重庆市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3例(渝北区42例、九龙坡区31例、江北区28例、沙坪坝区25例、南岸区18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528例(渝北区1024例、九龙坡区682例、江北区578例、渝中区432例、南岸区398例)。

北京市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1例(朝阳区48例、海淀区32例、通州区25例、丰台区18例、西城区1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742例(朝阳区512例、海淀区328例、通州区218例、丰台区192例、昌平区156例),河南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6例(郑州市72例、安阳市6例、信阳市5例、洛阳市3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886例(郑州市2512例、洛阳市128例、安阳市96例、信阳市85例、新乡市65例)。

疫情防控重点工作成效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9亿剂次,全程接种率超过90%,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率超过91%,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率超过76%。

核酸检测能力显著提升,全国单管核酸检测能力达到每天1.6亿管,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国共有核酸检测机构1.3万家,检测人员超过15万人,2022年全年完成核酸检测超过100亿人次,2023年1-10月完成核酸检测超过70亿人次。

医疗救治能力持续增强,全国定点医院床位总数达到23.2万张,方舱医院床位总数达到33.3万张,重症医学床位从2020年初的1.4万张增加到目前的18.1万张,全国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发热门诊从2020年初的不足2000家增加到目前的1.6万家。

典型地区防控案例分析

以广州市2022年11月疫情为例,该市在疫情高峰期单日新增感染者超过5000例的情况下,通过精准防控措施,在一个月内实现社会面清零,具体防控措施包括:

  1. 核酸检测:11月1日至30日,全市累计完成核酸检测1.2亿人次,平均每天400万人次,海珠区等重点区域连续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单日最高检测量达到580万人次。

  2. 流调溯源:累计排查密接人员25.6万人,次密接人员38.2万人,建立"三公(工)"协同机制,公安、公卫、工信部门联合开展流调工作,平均每例病例流调时间控制在4小时以内。

  3. 隔离管控:启用隔离酒店236家,提供隔离房间6.8万间,新建方舱医院6个,提供床位3.2万张,累计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5.6万人。

  4. 社区防控:对38个高风险区实施"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管理,涉及居民56万人;对126个中风险区实施"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管理,涉及居民210万人。

  5. 物资保障:建立市、区、街道三级保供体系,组织2.3万名快递员、外卖骑手参与配送,日均配送生活物资超过1.2万吨,设立医疗救治绿色通道,保障特殊人群就医需求1.8万人次。

国际疫情形势对比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6.7亿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680万例,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980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107万例;印度累计确诊病例超过440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53万例;法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370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15万例;德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360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15万例;巴西累计确诊病例超过350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69万例。

从死亡率来看,全球平均死亡率为1.02%,部分国家死亡率较高:秘鲁死亡率达到5.4%,墨西哥3.8%,俄罗斯2.1%,中国内地死亡率为0.12%,香港地区为0.55%,台湾地区为0.17%。

从疫苗接种率看,全球完全接种疫苗人口比例约为65%,高收入国家平均接种率超过75%,中高收入国家约70%,中低收入国家约55%,低收入国家仅约25%,中国全程接种率超过90%,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率超过91%,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率超过76%。

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建议

  1. 疫苗接种:持续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特别是80岁以上人群加强免疫接种,数据显示,完成加强免疫后,重症和死亡风险降低90%以上。

  2. 核酸检测:优化常态化核酸检测策略,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其他人群"愿检尽检",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

  3. 医疗准备: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加强重症医疗资源准备,ICU床位达到总床位的10%。

  4. 药物储备:做好抗病毒药物、中药、解热镇痛药等储备,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充足。

  5. 重点机构防控: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要严格管理,防范聚集性疫情。

  6. 农村地区防控:加强县域医疗资源统筹,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全覆盖,村卫生室做好健康监测和转诊服务。

个人防护要点提醒

  1. 科学佩戴口罩:在人员密集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规范佩戴口罩,医用外科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应及时更换。

  2. 保持社交距离:尽量减少聚集,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研究表明,保持1米距离可使传播风险降低82%。

  3. 做好手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流水洗手至少20秒,无洗手条件时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4. 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无纸巾时用手肘衣服遮挡。

  5. 加强通风换气:室内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使用空调时也要定期开窗通风。

  6. 做好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时,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疫情防控成果来之不易,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巩固,让我们继续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