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教育网

新冠疫苗不能结束疫情,新冠疫苗不能结束疫情怎么办

数据揭示的真相

新冠疫情自2020年初爆发以来,已持续影响全球超过三年,尽管多款新冠疫苗迅速研发并投入使用,但现实数据表明,疫苗接种并不能单方面终结疫情,本文将通过具体数据展示,即使在疫苗高接种率的国家和地区,疫情依然反复波动,揭示"疫苗万能论"的局限性。

新冠疫苗不能结束疫情,新冠疫苗不能结束疫情怎么办-图1

高接种率国家的疫情反弹案例

以新加坡为例,这个东南亚国家以其高效的疫苗接种计划闻名,截至2022年10月,新加坡完成两剂疫苗接种的人口比例已达92%,加强针接种率也超过80%,疫苗接种并未能阻止新一波感染潮的到来。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10月第一周(10月3日至10月9日),新加坡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达到28,410例,较前一周的18,870例上升了50.6%,本土病例28,094例,输入病例316例,住院人数也从一周前的365人增至562人,增幅达54%,需要重症监护的患者从23人增加到32人,死亡病例从4例增至6例。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波疫情中重复感染率显著上升,2022年10月第一周的确诊病例中,约17%为重复感染病例,而一个月前这一比例仅为5%,这表明即使接种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力,也无法长期有效防止再次感染。

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显示,2022年7月至10月期间,新加坡流行的主要毒株为奥密克戎BA.5亚型,其免疫逃逸能力显著增强,尽管疫苗接种降低了重症风险,但对防止感染传播的效果有限,数据表明,BA.5的基本传染数(R0)估计在12-18之间,远高于早期毒株的2-3。

欧洲国家的类似情况

欧洲多国也经历了类似情况,以德国为例,截至2022年11月,德国完成基础免疫接种的人口比例为76.1%,至少接种一剂加强针的比例为62.3%,2022年秋季德国仍遭遇了严重的疫情反弹。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的数据显示,2022年10月31日至11月6日这一周,德国新增确诊病例为464,740例,较前一周增加8%,7天发病率为每10万人558.4例,较前一周上升9%,同期,新冠相关死亡病例达1,024例,较前一周增加22%,住院率为每10万人7.34例,65岁以上人群的住院率更高达15.76/10万。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在2022年秋季的主要流行毒株为奥密克戎BQ.1.1亚型,其免疫逃逸能力进一步增强,RKI的监测数据显示,在2022年11月初的样本中,BQ.1.1占比已达31.9%,而一个月前仅为4.4%,这种快速取代现象表明,病毒变异速度超过了疫苗更新的步伐。

美国的持续疫情波动

美国作为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同样未能通过疫苗终结疫情,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美国18岁以上人群完成基础免疫接种的比例为79.5%,接种至少一剂加强针的比例为51.7%。

2022年冬季美国仍经历了明显的疫情回升,CDC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5日至12月11日这一周,全美新增确诊病例达452,604例,较前一周增加5.7%,住院人数为35,801人,较前一周增加15.7%,死亡病例3,286例,较前一周增加13.8%。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在这一时期检测到的XBB.1.5亚型占比快速上升,截至2022年12月17日的一周,XBB.1.5占测序样本的比例已达40.5%,而一个月前这一比例仅为4.2%,CDC估计XBB.1.5的传播优势比BQ.1和BQ.1.1高出约120%,显示出极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疫苗保护效果的时效性数据

多项研究证实,疫苗保护效果随时间推移而减弱,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的报告显示,在奥密克戎流行期间,接种第二剂疫苗2-4周后对症状性感染的保护效果约为65%,但10-14周后降至45%,20周后仅剩15%左右。

加强针提供的额外保护同样会随时间减弱,UKHSA数据显示,加强针接种后2-4周对症状性感染的保护效果约为70%,但10-14周后降至45%,20周后约为30%,对重症的保护衰减较慢,但仍存在明显下降趋势。

美国CDC的一项多州研究分析了2022年1月至6月的数据,发现在奥密克戎BA.1/BA.2流行期间,mRNA疫苗对急诊/住院的保护效果随时间变化如下:

  • 接种后14-60天:69%
  • 接种后61-120天:52%
  • 接种后121-180天:37%
  • 接种180天后:25%

全球疫情数据总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全球疫情周报,2022年12月5日至12月11日这一周:

  • 全球新增确诊病例超过350万例,较前一周增加8%
  • 新增死亡病例超过9,700例,较前一周减少12%
  • 西太平洋区域病例增幅最大,达29%
  • 欧洲区域死亡病例最多,占全球总数的47%
  • 东南亚区域死亡病例增加最多,达50%

截至2022年12月11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6.46亿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663万例,尽管全球已接种超过130亿剂疫苗,疫情仍在持续传播。

结论与启示

上述数据清晰地表明,新冠疫苗虽然能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但无法单方面终结疫情,病毒持续变异导致的免疫逃逸、疫苗保护效果随时间减弱、不完全的疫苗接种覆盖率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疫情呈现波浪式发展态势。

要有效控制疫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

  1. 持续监测病毒变异情况并及时更新疫苗
  2. 推广加强针接种以维持免疫保护
  3. 在高风险场所和时期保持适当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4. 加强抗病毒药物的可及性
  5. 改善室内通风等环境控制措施

新冠疫情的发展证明,在传染病防控中不存在"银弹"解决方案,疫苗是重要工具,但只有与其他措施协同配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减轻疫情对社会和健康的影响,未来我们需要建立更具韧性的公共卫生体系,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新的健康威胁。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