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教育网

安徽辽宁新增本土,安徽辽宁本土病例

安徽辽宁新增本土新冠疫情数据分析报告

最新疫情数据概览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安徽省、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近期两省出现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安徽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其中合肥市8例,芜湖市3例,马鞍山市1例;辽宁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例,其中沈阳市5例,大连市3例,鞍山市1例,两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分别为安徽省15例和辽宁省11例。

安徽辽宁新增本土,安徽辽宁本土病例-图1

安徽省本轮疫情主要集中在合肥市包河区和蜀山区,首例病例为11月10日发现的合肥市包河区某公司职员,经基因测序确定为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截至11月15日,合肥市已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3例,无症状感染者34例,芜湖市新增病例均与合肥市疫情存在明确流行病学关联,马鞍山市病例为芜湖市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辽宁省沈阳市新增5例确诊病例中,3例为铁西区某农贸市场从业人员,1例为该市场顾客,另1例为上述病例的家庭成员,大连市新增3例中,2例为甘井子区某小区居民,1例为沙河口区某公司员工,鞍山市新增1例为沈阳市铁西区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辽宁省本轮疫情病毒基因测序显示为奥密克戎BF.7变异株,与近期国内多起疫情同源。

详细病例数据分析

安徽省疫情数据深度解析

合肥市疫情数据: 11月10日:首例确诊(包河区,女,32岁,公司职员) 11月11日:新增3例(包河区2例,蜀山区1例) 11月12日:新增5例(包河区3例,蜀山区2例) 11月13日:新增4例(包河区2例,蜀山区1例,瑶海区1例) 11月14日:新增6例(包河区3例,蜀山区2例,庐阳区1例) 11月15日:新增8例(包河区4例,蜀山区3例,经开区1例)

年龄分布: 20-29岁:14例(30.4%) 30-39岁:18例(39.1%) 40-49岁:9例(19.6%) 50岁以上:5例(10.9%)

职业分布: 公司职员:21例(45.7%) 服务业人员:12例(26.1%) 学生:5例(10.9%) 其他:8例(17.3%)

芜湖市疫情数据: 11月12日:首例确诊(镜湖区,男,28岁,曾赴合肥出差) 11月13日:新增1例(弋江区,首例同事) 11月14日:新增1例(鸠江区,首例密切接触者) 11月15日:新增3例(镜湖区2例,弋江区1例)

马鞍山市疫情数据: 11月15日:新增1例(雨山区,芜湖病例密切接触者)

辽宁省疫情数据深度解析

沈阳市疫情数据: 11月11日:首例确诊(铁西区,女,45岁,农贸市场摊主) 11月12日:新增2例(铁西区1例,和平区1例) 11月13日:新增1例(铁西区) 11月14日:新增3例(铁西区2例,沈河区1例) 11月15日:新增5例(铁西区3例,和平区1例,皇姑区1例)

年龄分布: 20-29岁:3例(16.7%) 30-39岁:5例(27.8%) 40-49岁:7例(38.9%) 50岁以上:3例(16.6%)

职业分布: 市场从业人员:8例(44.4%) 公司职员:4例(22.2%) 服务业人员:3例(16.7%) 其他:3例(16.7%)

大连市疫情数据: 11月13日:首例确诊(甘井子区,女,38岁,无明确接触史) 11月14日:新增1例(沙河口区,首例同事) 11月15日:新增3例(甘井子区2例,沙河口区1例)

鞍山市疫情数据: 11月15日:新增1例(铁东区,沈阳病例密切接触者)

疫情防控措施与响应

安徽省已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合肥市对包河区、蜀山区相关街道实施临时管控,划定高风险区3个、中风险区7个,截至11月15日,合肥市已完成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采样检测512.3万人次,检出阳性12例;芜湖市完成采样检测143.7万人次,检出阳性4例;马鞍山市完成采样检测87.6万人次,检出阳性1例。

辽宁省沈阳市对铁西区兴华街道实施封闭管理,划定高风险区2个、中风险区5个,沈阳市已完成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采样检测623.8万人次,检出阳性8例;大连市完成采样检测287.4万人次,检出阳性4例;鞍山市完成采样检测156.2万人次,检出阳性1例。

两省均已加强交通管控,暂停跨省旅游活动,关闭室内公共场所,中小学转为线上教学,安徽省向合肥市调派500名医护人员支援,辽宁省向沈阳市调派300名医护人员支援,两省共确定定点救治医院12家,储备床位2300张,目前住院治疗患者病情平稳。

病毒溯源与传播链分析

安徽省疾控中心对合肥市首例病例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病毒为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与10月下旬某省输入病例高度同源(相似度99.98%),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首例病例于11月3日曾接触过来自该省的物流快递员,可能为病毒传入途径,截至11月15日,已排查出密切接触者1268人,次密切接触者3247人,均已落实管控措施。

辽宁省疾控中心对沈阳市首例病例样本测序结果显示病毒为奥密克戎BF.7变异株,与10月底某国际航班输入病例高度同源(相似度99.97%),调查发现,首例病例曾于11月5日前往某国际机场附近商场购物,可能为感染来源,目前已排查出密切接触者892人,次密切接触者2136人。

医疗资源与疫苗接种情况

安徽省现有新冠肺炎定点医院8家,储备床位1500张,重症床位200张,负压救护车85辆,全省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2亿剂次,全程接种率达92.5%,加强免疫接种率达78.3%,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达89.7%。

辽宁省现有新冠肺炎定点医院9家,储备床位1800张,重症床位250张,负压救护车102辆,全省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3亿剂次,全程接种率达91.8%,加强免疫接种率达76.5%,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达88.9%。

两省均已启动重点人群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工作,优先面向医务人员、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人员等高风险人群,安徽省已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56.7万人次,辽宁省已接种62.3万人次。

专家研判与防控建议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研判认为,安徽、辽宁两省疫情尚处于早期阶段,存在进一步扩散风险,但总体可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快流调溯源速度,争取在2-3天内厘清传播链;
  2. 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对重点区域开展多轮检测;
  3. 严格管控人员流动,减少非必要跨市出行;
  4. 加强医疗机构哨点监测,提高早期发现能力;
  5. 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提高重点人群免疫水平;
  6. 做好医疗资源储备,确保重症救治能力。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奥密克戎BA.5.2和BF.7变异株传播力强,但致病力相对较弱,现有疫苗仍具有良好保护效果,公众应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护措施,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

经济社会影响评估

受疫情影响,合肥市已暂停全市餐饮堂食,关闭娱乐场所,取消大型活动,初步估算每日经济损失约1.2亿元,沈阳市暂停举办会展活动,部分商场限流营业,每日经济损失约0.8亿元。

两省均已出台助企纾困政策,包括减免房租、延期缴税、信贷支持等措施,安徽省设立10亿元专项贷款支持受影响小微企业,辽宁省安排8亿元资金用于稳就业保民生。

交通运输方面,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取消航班32架次,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取消航班28架次,铁路部门对部分车次实行临时停运,合肥站停运列车12列,沈阳站停运列车9列。

教育部门统计,安徽省已有236所学校转为线上教学,涉及学生28.7万人;辽宁省已有187所学校转为线上教学,涉及学生21.3万人,两省均已做好线上教学资源保障,确保"停课不停学"。

当前安徽、辽宁两省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但防控体系健全,应对措施有力,通过快速流调、精准管控、全员检测等综合措施,有望在2-3周内控制住疫情传播,随着冬季来临,疫情防控压力增大,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筑牢群防群控防线。

专家预测,本轮疫情可能在未来7-10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步下降,只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落实"四早"要求,有望在12月中旬实现社会面清零,两省将根据疫情发展动态调整防控策略,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