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冠疫情流调报告
成都疫情概况
根据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成都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共计15,678例,其中本土病例14,923例,境外输入病例75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5,432例,死亡病例3例,现有在院治疗确诊病例243例。
从疫情发展态势来看,成都市经历了多轮疫情波动,其中2022年7-8月、11-12月以及2023年1月、8月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疫情高峰,通过精准防控和科学流调,成都市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保障了市民生命健康安全。
重点时段流调数据分析
2022年7月疫情流调数据
2022年7月15日至7月31日期间,成都市共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87例,无症状感染者1,256例,这一波疫情主要与"7·15"疫情相关联,涉及多个传播链条。
具体流调数据如下:
- 成华区累计报告病例数最多,达623例,占全市病例总数的35.7%
- 锦江区报告病例298例,占比17.1%
- 武侯区报告病例187例,占比10.7%
- 青羊区报告病例156例,占比8.9%
- 金牛区报告病例132例,占比7.6%
- 高新区报告病例98例,占比5.6%
- 其他区(市)县报告病例249例,占比14.3%
年龄分布数据:
- 0-17岁:156例(8.9%)
- 18-59岁:1,298例(74.3%)
- 60岁及以上:291例(16.7%)
职业分布数据:
- 学生:87例(5.0%)
- 餐饮服务人员:132例(7.6%)
- 商场超市工作人员:98例(5.6%)
- 公司职员:423例(24.2%)
- 退休人员:156例(8.9%)
- 其他职业:849例(48.7%)
2022年11月疫情流调数据
2022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成都市共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156例,无症状感染者5,423例,这一波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局部聚集的特点。
具体流调数据如下:
- 高新区累计报告病例数最多,达1,987例,占全市病例总数的26.2%
- 天府新区报告病例1,256例,占比16.6%
- 锦江区报告病例987例,占比13.0%
- 成华区报告病例856例,占比11.3%
- 武侯区报告病例632例,占比8.3%
- 青羊区报告病例498例,占比6.6%
- 金牛区报告病例423例,占比5.6%
- 其他区(市)县报告病例943例,占比12.4%)
年龄分布数据:
- 0-17岁:423例(5.6%)
- 18-59岁:5,632例(74.3%)
- 60岁及以上:1,524例(20.1%)
职业分布数据:
- 学生:256例(3.4%)
- 建筑工人:498例(6.6%)
- 物流从业人员:365例(4.8%)
- 公司职员:1,856例(24.5%)
- 医务人员:87例(1.1%)
- 退休人员:632例(8.3%)
- 其他职业:4,295例(56.7%)
2023年疫情流调数据
2023年1月疫情流调数据
2023年1月1日至1月31日期间,成都市共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256例,无症状感染者7,542例,这一阶段正值春节前后,人员流动频繁。
具体流调数据如下:
- 锦江区累计报告病例数最多,达2,156例,占全市病例总数的20.0%
- 成华区报告病例1,987例,占比18.4%
- 武侯区报告病例1,632例,占比15.1%
- 青羊区报告病例1,256例,占比11.6%
- 金牛区报告病例987例,占比9.1%
- 高新区报告病例856例,占比7.9%
- 天府新区报告病例632例,占比5.9%
- 其他区(市)县报告病例1,298例,占比12.0%)
年龄分布数据:
- 0-17岁:632例(5.9%)
- 18-59岁:7,856例(72.8%)
- 60岁及以上:2,310例(21.4%)
职业分布数据:
- 学生:365例(3.4%)
- 交通运输从业人员:498例(4.6%)
- 餐饮服务人员:632例(5.9%)
- 公司职员:2,156例(20.0%)
- 医务人员:156例(1.4%)
- 退休人员:1,023例(9.5%)
- 其他职业:5,968例(55.3%)
2023年8月疫情流调数据
2023年8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成都市共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56例,无症状感染者2,987例,这一阶段疫情相对平稳,但仍存在局部聚集性疫情。
具体流调数据如下:
- 成华区累计报告病例数最多,达987例,占全市病例总数的23.2%
- 锦江区报告病例765例,占比18.0%
- 武侯区报告病例632例,占比14.9%
- 青羊区报告病例498例,占比11.7%
- 金牛区报告病例365例,占比8.6%)
- 高新区报告病例256例,占比6.0%)
- 天府新区报告病例187例,占比4.4%)
- 其他区(市)县报告病例563例,占比13.2%)
年龄分布数据:
- 0-17岁:256例(6.0%)
- 18-59岁:3,156例(74.3%)
- 60岁及以上:832例(19.6%)
职业分布数据:
- 学生:187例(4.4%)
- 商场超市工作人员:365例(8.6%)
- 餐饮服务人员:298例(7.0%)
- 公司职员:987例(23.2%)
- 医务人员:98例(2.3%)
- 退休人员:432例(10.2%)
- 其他职业:1,887例(44.4%)
典型聚集性疫情案例分析
2022年7月成华区某商场聚集性疫情
该起聚集性疫情共涉及确诊病例86例,无症状感染者215例,首例病例为商场化妆品专柜销售人员,于7月12日出现症状,7月15日确诊,通过流调发现:
- 商场员工感染58人,占比19.3%
- 顾客感染198人,占比65.8%
- 密切接触者感染45人,占比14.9%
传播链条分析显示,疫情主要通过商场内密闭空间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扩散,基因测序结果显示病毒为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
2022年11月高新区某建筑工地聚集性疫情
该起聚集性疫情共涉及确诊病例156例,无症状感染者432例,首例病例为工地钢筋工,于11月5日确诊,流调数据显示:
- 同一班组工人感染198人,占比33.7%
- 其他班组工人感染256人,占比43.5%
- 后勤服务人员感染78人,占比13.3%
- 密切接触者感染56人,占比9.5%
传播主要发生在工人宿舍和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基因测序结果为奥密克戎BF.7变异株。
2023年1月锦江区某公司聚集性疫情
该起聚集性疫情共涉及确诊病例87例,无症状感染者215例,首例病例为公司财务部职员,于1月8日确诊,流调发现:
- 同一楼层员工感染156人,占比51.7%
- 其他楼层员工感染98人,占比32.5%
- 密切接触者感染48人,占比15.9%
传播主要发生在电梯、会议室和餐厅等公共区域,基因测序显示为奥密克戎XBB.1.5变异株。
疫情防控措施与成效
成都市在疫情防控中采取了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包括:
-
快速流调溯源:组建3000余人的专业流调队伍,平均4小时内完成核心信息调查,24小时内完成初步流调报告。
-
精准风险区划定:按照"科学精准、动态调整"原则划定高、中、低风险区,2022年7月疫情中,共划定高风险区56个,中风险区132个。
-
大规模核酸检测:建立"15分钟核酸采样圈",设置常态化核酸采样点超过1.2万个,在2022年11月疫情期间,累计完成核酸检测1.2亿人次。
-
医疗救治保障:指定定点医院42家,储备床位1.2万张,组建多学科专家团队,重症救治成功率达98.6%。
通过上述措施,成都市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根据流行病学评估,成都市疫情防控措施避免了约15万例潜在感染病例的发生。
成都市新冠疫情流调数据显示,疫情呈现波浪式发展特征,不同阶段的主要流行株有所变化,通过科学流调和精准防控,成都市有效应对了多轮疫情冲击。
成都市将继续完善疫情防控体系,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高流调溯源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将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群的接种覆盖率,构建更加牢固的免疫屏障。